close

體型粗壯,全長 28 至 39 公分[3],翼展長度 46 到 52 公分;重約 350 至 500 公克。雌雄羽色相似,通常體羽主要為銀灰色,因而得名。眼周裸皮白色,腹部羽色較淡。尾短,尾羽及尾下覆羽呈鮮紅色,喙部黑色,腳趾鉛灰色。亞成鳥羽色類似成鳥,但虹膜為深灰色或黑色(成鳥虹膜黃色),且覆羽略帶灰色調。

亞種與分類 根據 Clements 世界鳥類名錄 Version 6.8(2013)分類系統及許多傳統分類方式,非洲灰鸚鵡分為二個亞種:一種為灰鸚鵡ㄩˇPsittacus erithacus erithacus,指名亞種),身上羽色較淺,也是較常見的亞種;另外一個亞種為提姆那灰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,提姆那或提姆赫亞種),比指名亞種更小型(體長 28 至 33 公分;重 275 至 375 公克),體羽羽色較深,上喙頂端呈銹紅色,尾羽呈黑色或深褐色為其主要特徵,主要分布於非洲西部。然而 2007 年一項有關這兩個亞種的粒線體DNA樣本研究結果指出,這兩個亞種屬於兩個獨立的分支,而兩者的改變可能早在兩百四千萬年前就早已形成,暗示曾被認為屬於同種的兩個亞種可能實為兩個獨立種(P. erithacus 與 P. timneh);學者推測,兩個分支原應屬於同一種,由於種族隔離,才會形成這樣的異域物種[4]

 

習性[編輯]

野生的非洲灰鸚鵡通常為群居動物,一個鸚鵡群數量最多可達約 10,000 隻[5],多於樹梢進食[6],偶爾才會到地面上覓食;其食物主要包括種子、樹葉、樹皮、樹莖、樹根、堅果、水果、花蜜、漿果等,而食用的植物包括玉蕊Petersianthus 屬)、棕櫚油棕櫚Raffia 屬)、無花果鐵青樹Heisteria 屬)、蠟燭木Dacryodes)、木棉爪哇木棉Ceiba)、阿開木Blighia)、欖仁樹可樂果 (Ctragacantha)等[7];但有時也會以穀物、幫助消化的粗沙粒[8]、昆蟲或蝸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。飛行多呈直線型,速度快,通常飛行的高度非常高。常常鳴叫,是非常吵雜的鳥類,叫聲尖銳如哨音[8]

 

由於非常聰明,個性溫順且飼養容易,非洲灰鸚鵡是極為受人歡迎的寵物鳥,而人類飼育這種鸚鵡最早的歷史可追朔至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,當時的古羅馬人已經發現非洲灰鸚鵡具有模仿人語的能力,並視此鳥為貴族的象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zanne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